用成本回报率解释社交规范

The Depth of Sensibility.
Post Reply
jiataifeng
Posts: 178
Joined: 30 Apr 2009 06:31

用成本回报率解释社交规范

Post by jiataifeng » 22 May 2019 03:35

其实题目已经说明了一切。

作为一个不是天生就擅长社交,又喜欢对事情追根问底的人,我经常对社交规范和所谓经验之谈感到困惑甚至反感。比如“言多必失”这句老话,凭什么就是发送方的问题,接收方却被允许胡思乱想。为什么这个世界不是人人都可以信口开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谚语约束的是接收方,“听了乱猜死全家”呢?

另一个问题是,美国人一向以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著称,或者至少他们这样自我标榜。但在美国生活了几年之后的体会是,他们在大事上确实如此,在生活小事上却十分封闭保守,比如日常聊天有一套非常固化的语气、手势、表达习惯,对于习惯不同的人他们并非采取敞开心扉接纳的态度,而是冷眼旁观、保持距离,这又是为什么呢?

如果在这些问题上较真论理,甚至提到公平与正义的高度,其实是很难得到满意的解释的。不但如此,还会觉得全人类都特别愚蠢狭隘。但是如果试着用经济学上的“成本-回报”模型来看,就会得到非常自然合理的答案:

对于和自己先验认知以及社会规范不符的行为,不论其实际效果是好是坏,解释和接受都需要花费额外的成本(时间和精力),却不一定能带来更多的回报。这些成本包括:从理性和感性上观察和理解新行为,分析背后的模型,控制自己可能产生的武断判断,安全感边际被突破带来的负面情绪,等等。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能自由支配的认知资源更加有限,而人人都有懒癌,所以在花费这种额外成本的时候会特别小心和不情愿。

如果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互动行为看成是广义的语言的话,虽然学习新语言是一件快乐的事,但如果生活中处处都是听不懂的新语言,在需要快速解决问题(比如尿急找厕所)或者身心疲惫、想要放松一下的时候,没办法自在的交流就会感到格外挫折和疲劳。社交规范和习惯都是这种广义语言的一部分,遇见另一个说同样语言的人,就能快速形成有效对话,在更高的语义层次上进行交流是轻松快乐的事。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在社交规范和人生哲学里,给发送方的告诫和约束远远多于给接收方的呢?正是因为发送方只需要花很低的成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甚至依着性子去表达,接收方却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来去噪解码,而且如果上面提到的“语言”不通,接收方还需要足够强大的能力才能正确解读。相比之下,控制发送方的成本低,回报率高,机会成本(接收方误解造成更大的麻烦)更是大大降低。

因此所谓融入圈子,学习多数人的语言和社交习惯,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并不是“屈尊”、“跪舔”、表面功夫。恰恰相反,这是为了降低交流成本,让自己和别人都能轻松愉快的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更高层次、更有效率的社会活动当中。

Post Reply